台北市長選舉電視辯論會 藍綠白談政見不忘互嗆激辯

張欽
7,940 瀏覽
台北市長選舉電視辯論會 藍綠白談政見不忘互嗆激辯 WOONEWS 哇新聞
蔣萬安(左)、陳時中(中)、黃珊珊(右)辯論前握拳展現君之風度。翻攝三立直播畫面

文字撰稿:政治中心張欽

九合一公職選舉,最受矚目的就是台北市長選戰三強鼎立,因戰況膠著激烈,三立與TVBS兩電視台首度共同舉辦「2022年台北市長選舉電視辯論會」,讓三位候選人充分表達自己的政見、願景與理念,辯論會今天下午2時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(TICC)舉行,三位候選人握拳合照展現君子風度後,進行2小時辯論。

辯論會開始,蔣萬安先說,台北市原是全台灣最富有的城市,如今是一個很舊的地方,台北曾是年輕人追尋的夢想,如今卻成為部分人的夢魘,以前爭奇鬥艷的商家,如今變成空蕩蕩的櫥窗,遲遲等不到下一次的繁華,重振台北市我擔任市長的首要目標,基隆河右岸就是台灣未來新矽谷,以矽谷經驗打造科技廊帶,大幅增加工作機會,基隆河左岸大規模住宅區,將大刀闊斧擴大都市更新,提升市民生活水準,確保市民生命安全,基礎建設都要全面加速翻新,未來當選市長將檢討都市計畫、擴大組織編制、建立分項預審制度、推動建築物定期健檢制度,讓台北風華再現,讓老記憶找到新舞台,發展成國際、生活、創新、科技的台北。

蔣萬安還說,台北願景不只冰冷建設,透過落實政見,讓嬰兒的啼哭聲成為台北交響樂,不願生孩子的越來越多,8年來人口持續下探,過去一年只誕生1萬6千多名寶寶,投資台北下一代,就是投資台北未來,未來加碼生育獎勵金從2萬提高到4萬,降低養育教育費用,第二胎優先入住社會住宅,疫情影響改變許多生活型態,三年來醫護、警消等參與者,我在此對你們說一聲辛苦了,另外,也請陳時中藉此清楚交代為何3+ 11沒有會議記錄、疫苗合約要封存30年、採購國際疫苗頻頻受阻、放任黑心快篩流入市面、高端第二期臨床試驗委託中資公司參與、疫情高峰時辭去指揮官參選等,據實回答這些問題。

陳時中表示,只有一句話,這些問題不是都問過了嗎?又來了,一直在問這些問題,裝睡的人叫不醒,感慨很多,同樣問題問過也回答過,要當市長,一個問題問一次不了解,問兩次應該明白,問三次就是多餘。我30年前曾是一位牙醫師,當時沒想到會踏上政治這條路,如今還要談蔣家後代問題,令人困惑,但不會苛責蔣萬安為蔣家過去所做的事負責,與其參加救國團遊行,更有責任帶台灣人民抹去傷痕,面對歷史,這是邁向和解的一大步。

陳時中還說,從政不是為了打敗誰,討厭誰,8年前為柯文哲成立後援會,他說要推倒藍綠高牆,如今卻又築了另一道牆,只有中央地方同心協力才能解決問題,他還對黃珊珊說,對於防疫旅館問題,他不會再用瓢竊這字眼。參選至今已提170項政策,改善內湖交通、坐月子補助3萬6千元、路要鋪好一點、毛小孩全台第一座寵物活水樂園,首都要更國際化,因此,未來要成立國際事務局,培養國際人才,成為有質感的市長。

陳時中指出,我是政策控,前陣子到信維大樓,發現二十一世紀台北還有這樣的地方,擁擠不堪、安全堪慮,住戶大多是弱勢,前兩位市長至今都無法解決,因此,希望未來無論誰當市長,都能解決信維大樓的問題,此外,我的字典沒仇恨,從政是相信政策能幫助人民,2014年投票柯文哲失望透頂,現在請給陳時中一個機會,若厭倦說一套做一套,就請給陳時中一個機會,除市長選舉,還有18公民權公投,明年一定會讓市民說,我台北人我驕傲。

黃珊珊發言說,8年來台北進步有目共睹,不容抹煞,二位說法似乎否認台北市民、里長、議員的努力,15歲到台北打拼,也在台北市服務24年,清楚城市治理的邏輯,實務上公廁換免治馬桶不切實際、無上限大撒幣政策會債留子孫,只要不貪污不浪類就不會舉債,還能讓台北更富裕。

黃珊珊還說,10月30日的造勢活動上,看到上萬人淋雨,還有80歲帶著父母坐在現場,他們不只為我,是期待心中更美好的台北,他們知道,黃珊珊懂他們的期許,將期待一起承擔,實現美好夢想。台北市已與日韓歐美城市並駕齊驅,在此,也承擔高房價、高物價等商業競爭,還要面對極端氣候、能源短缺人口老化等問題,目前就是需要急戰力的市長,就是立刻上手的市長,因為台北沒時間等待,下任市長是規畫者,包括提高容積獎勵,申辦2038年亞運,四年改變城市容貌等工作。

接著,黃珊珊替台北市民問二位候選人是何時參選,若是一年前,你們做了多少功課,具備多少急戰力,疫情至今沒結束,1萬3千多民眾喪失生命,要疫苗、口罩、快篩都沒有,只能等待、排隊,還用意識形態阻止疫苗進口,現在至少可以選出以人為本,有執行力的市長,度過危機的市長長,8年前推動社會運動、財政紀律,打造乾淨透明廉能政府,這條路不好走,但做到了。

黃珊珊最後說,未來要往前走還是要繼續藍綠惡鬥,還是不得已只能選平庸、保政黨,一位老師個告訴我,一定要當選,讓藍綠惡鬥消失,我是軍警家庭出身,憑自己努力考上律師,為弱勢發聲,當過6屆議員、3年副市長,台北不能重回藍綠惡鬥道路,請勇敢做出選擇,為自己下一代著想,讓台北首位女市長誕生,繼續為台北努力。

發表評論

相關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