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新創Numbers Protocol推Cr標章 讓假學歷、假履歷無所遁形!

mydesign6368
6,518 瀏覽
在生成式AI橫行、履歷造假與假新聞層出不窮的時代,數位內容的可信度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。(圖:shutterstock/達志)

在生成式AI橫行、履歷造假與假新聞層出不窮的時代,數位內容的可信度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。(圖:shutterstock/達志)

在生成式AI橫行、履歷造假與假新聞層出不窮的時代,數位內容的可信度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。來自台灣新創團隊 Numbers Protocol(主張數據) 的「Cr標章」技術,正為全球數位信任開創新局。該公司生態系成長負責人方君哲受訪表示,Cr標章結合區塊鏈技術,能確保數位內容的來源真實、不可竄改,並可即時驗證。

方君哲指出,從假造學歷、履歷,到AI生成的假影像,如今造假成本低,驗證卻困難重重,「Cr標章讓造假變得困難,因為每一步都記錄在區塊鏈上,無法被竄改。」Cr標章並非傳統紙本證書,而是一種數位信任印記,能隨文件流轉於LinkedIn、Google或Microsoft等平台,被廣泛應用於教育證書、企業履歷、品牌商品甚至戰爭證據。

在教育領域,學校與線上課程平台若導入Cr標章,能提升招生信任度。學生一鍵將證書分享到LinkedIn,人資或雇主便能即時查核其學習歷程。對企業而言,Numbers提供API,協助快速、大量發證與驗證,大幅降低人力與成本。在企業應用方面,方君哲分享香港紡織業的實例。該企業為符合歐美法規,嚴格控管原料來源,將棉花檢測報告上鏈並附Cr標章。產品出口時,客戶與消費者可追溯原料履歷,強化品牌信任度。令人驚艷的是,Cr標章也被用於國際戰爭罪證據保存。聯合國戰爭法庭已採用該技術,協助平民即時上傳影像、時間、地點至區塊鏈,作為戰爭罪調查依據,避免AI或修圖偽造影響審判公正。

方君哲說,Cr標章就如「數位世界的食安標章」,是可信來源的保障。「在AI生成內容氾濫的時代,Cr標章可能成為唯一可驗證真偽的解方。」目前全球已有超過500萬份數位內容使用Cr標章,包括路透社記錄美國總統大選、滾石雜誌製作艾美獎入圍的戰爭調查報導等。展望未來,Numbers Protocol計畫推出更多應用工具,讓ESG企業、教育機構、創作者都能一鍵上鏈、生成證書、快速驗證並實現內容變現。「我們希望建立完整生態系,守護人類原生創作,讓數位信任成為世界新標準。」方君哲強調。

發表評論

相關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