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後安倍剖析-3】日本面臨美中博弈態勢中的應處?

敖 博勝
7,785 瀏覽
【後安倍剖析-3】日本面臨美中博弈態勢中的應處? WOONEWS 哇新聞
美國總統拜登與韓國總統尹錫悅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談。翻攝自美聯社。

專訪文稿整理:敖博勝

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國葬儀式,即將於本月27日在東京武道館舉行。據日本政府推估,安倍國葬將有約4300位來賓及49位現任和前任元首級人物出席。

           

但安倍國葬在日本國內鬧的風風雨雨。反對國葬的1萬3千多民眾19日頂著南瑪都颱風,在東京代代木公園示威抗議,3天後一名70歲老翁在首相官邸外自焚,留下「我個人堅決反對(國葬)」的字條。其實早在8月份,便一直有抗議安倍國葬的示威活動,顯示日本民眾看待安倍國葬,並不是毫無爭議的。

           

不管如何,送走安倍晉三這位21世紀日本政壇唯一的強人政治領導者後,日本政局會如何演變?美、中、日之間的競合發展會有甚麼火花?更重要的是台灣在其中的角色是什麼,該如何做比較好?

           

《哇新聞》特別邀請國際關係重量級學者陳文甲博士,深入剖析後安倍時代的日本政局與大國之間的競逐博弈,希望能讓所有台灣民眾都能看清台灣周邊的國際情勢變化。

日本面臨美中博弈態勢中的應處?

日中關係長期存在典型的「對抗中有對話、圍堵中有接觸」,所以在日美同盟展開對中國圍堵與對抗的同時,日中雙方此時出現接觸與對話都是有可能的,日本當然在美中兩強之間還是盡量保持戰略模糊,才能兩邊獲利。

中國則透過與日本的各種對話,以求在美國的遏制之下製造突破口,可以獲取地緣戰略空間。所以這又是在「現實主義理論」中,每一個國家追求「權力極大化」(攻勢現實主義)與「安全極大化」(守勢現實主義)的最佳寫照。

雖然岸田首相在對中國立場採取強硬態度,以符合美國抗中的意志,以及日本自民黨內與民間的反中情緒,惟面臨中國市場經貿的依賴、地緣區位的接鄰、朝鮮核武與中俄戰略協作的應處,再加上9月27日安倍國葬,9月29日中建交50週年的現實問題,所以岸田首相對中國應該還是會延續長期以來的靈活政策,亦即「日中關係上的經貿歸經貿,美日關係上的安保歸安保」。

【後安倍剖析-3】日本面臨美中博弈態勢中的應處? WOONEWS 哇新聞
日本周邊許多難題都還是要中國出面協處。翻攝自美聯社。

此外岸田政權面臨施政的危機,勢必會採取「外交轉移內政問題,以外部效果化解內部矛盾」的策略:一則,加大力度同中國發展密切的經貿關係;二則將請託中國出面斡旋解決。易言之,日本在印太戰略問題上必須追隨美國來圍堵中國,但在經貿發展及北韓核危機、中俄軍演等問題上就必須與中國合作。

陳文甲:

日本大阪商業大學地域政策學博士、

開南大學國家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、

日本研究學會第一副會長、

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。

看更多:

【後安倍剖析-1】日本政局在沒有安倍的「後安倍時期」會如何發展?

【後安倍剖析-2】日本因應當前中國、北韓及俄羅斯的地緣政治與軍事威脅所採取的措施?

【後安倍剖析-3】日本面臨美中博弈態勢中的應處?

【後安倍剖析-4】台灣派三位政府要員參加安倍的國葬的意涵,以及當前台日關係發展的機遇?

發表評論

相關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