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烏克蘭未來可能會舉行總統大選,川普暗示澤倫斯基可能無法長期執政。(圖/美聯社)
北約週三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,討論對烏軍援並歡迎美國防長赫格塞斯(Pete Hegseth)的加入。然而,川普政府顛覆北約對俄烏戰爭的立場,恐加劇北約內部分歧,削弱盟國團結。此外,川普在與普丁通話後,暗示澤倫斯基的總統任期可能即將結束。
CNN報導,美國的立場從「烏克蘭正走在不可逆轉的北約入盟道路上」,轉變為赫格塞斯直接表態:「美國不認為烏克蘭加入北約是談判解決方案中的現實選項。」不過,幾位歐洲國防官員試圖強調這兩種說法並不矛盾。
英國國防大臣希利(John Healey)表示:「作為北約的一部分,赫格塞斯已經做出了最堅定的承諾,我們始終明確表示,烏克蘭應該加入北約,但這個過程需要時間。」當CNN詢問赫格塞斯的言論是否可能讓外界認為北約向莫斯科讓步時,希利則迴避了這一問題。
此外,愛沙尼亞國防部長派夫克(Hanno Pevkur)在接受CNN採訪時指出,赫格塞斯的發言未設定具體時間框架。他解釋:「赫格塞斯的意思是,和平談判的結果不能是烏克蘭立即成為北約成員,但他並未排除烏克蘭未來某天加入北約的可能性。」
無論赫格塞斯關於烏克蘭恢復2014年前邊界「不切實際」的言論是否代表美國政策轉向,可以確定的是,美國選擇獨自行動,讓歐洲與烏克蘭自行應對局勢。倫敦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(RUSI)軍事科學主任沙維爾(Matthew Savill)表示,歐洲國家必須適應現實,美國不會為歐洲挺身而出,認為美方會干預只是「自欺欺人」。
根據《衛報》,在美俄通話後,川普當被問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是否可能被排除在談判之外時,他表示:「我不認為會這樣,只要他還在位。」但川普接著補充說:「烏克蘭總有一天也得舉行選舉……他的支持率並不特別高。」這番話暗示澤倫斯基的政治地位可能不穩,未來恐面臨選舉挑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