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法國《重點週刊》(Le Point)近日發布一篇針對美中軍事實力的深入報導指出,儘管中國大陸解放軍在多項軍事技術上快速進步,並頻繁透過社群媒體展示軍力,實際上在整體實力上仍遠不及美國。(共軍示意圖/翻攝自中新網)
法國《重點週刊》(Le Point)近日發布一篇針對美中軍事實力的深入報導指出,儘管中國大陸解放軍在多項軍事技術上快速進步,並頻繁透過社群媒體展示軍力,實際上在整體實力上仍遠不及美國。報導同時提醒,台灣在面對這樣的對手時,切不可因此掉以輕心、自滿自限。
中央社今報導前述屬於《重點週刊》特別製作的「全球軍力現況」專題之一,內容重點在比較美中兩國的軍事差距與發展走向。報導指出,中國大陸透過閱兵、軍演以及第六代匿蹤戰機「殲-50」等高調曝光,不斷強化其軍力形象。但外界對其真實戰力仍存保留。
據報導,中國大陸官方的國防預算在20年內暴增近10倍,預計2025年將達到約2200億歐元(折合新台幣約7.5兆元)。習近平更在2017年提出「建成世界級軍隊」的目標,計畫於2049年建國百年時與美國並駕齊驅。不過,目前多數專家仍認為,中國大陸要打破與美國的軍事差距,尚有相當距離。
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亞洲研究中心主任馬克.朱利安(Marc Julienne)指出:「中國雖然在部分領域快速成長,但整體仍落後美國。其技術能力尚未足以讓美國真正感到威懾。」報導特別點名造船領域,稱中國大陸的進展顯著,2020年艦艇數量已超越美國。不過,韓國海洋戰略研究所的布蘭丁(Benjamin Blandin)提醒,中國大陸的艦艇雖多,但多為小型砲艇,加上船員訓練速度跟不上造艦速度,使其戰力難以與美國相比。美方在總噸位與大型艦種上仍然領先。
預估到2030年,中國大陸海軍將擁有超過425艘艦艇。然而,這些艦艇的平均船齡將在2035年左右步入中期老化期,屆時將面臨大規模更新或維修的壓力,及人口老化與勞動力減縮的挑戰。
報導指出,若北京決定對台動武,不需要在全球正面對抗美軍,而可能集中在近海發動攻勢。解放軍目前正加快兩棲作戰準備,包括將民用貨船與渡輪軍事化、開發浮動碼頭駁船等裝備,企圖提升登陸作戰能力。
但專家普遍認為,中國大陸短期內仍不傾向全面武力犯台,更可能採取「多領域混合戰」:包括封鎖、網路攻擊、空襲、空降等手段,試圖癱瘓台灣,阻絕外援。為了建立可信的嚇阻力,中國大陸部署多型導彈系統,包括洲際彈道飛彈DF-41、中程DF-26、反艦飛彈與高超音速飛行器等,試圖讓潛在對手不敢干預其對台行動。
儘管如此,中國大陸在空軍、潛艦與航母戰力等關鍵項目上仍有落差。報導提到,美國擁有11艘航空母艦,中國僅2艘舊式航母。美方亦展開10億美元的「複製者計畫」,計畫部署數千架可與F-35協同作戰的無人機。
此外,解放軍的腐敗問題也是其軍力疑慮之一。近兩年來,包括兩任國防部長與火箭軍、東部戰區等高層皆因貪腐遭調查。這種政治「清洗」行動,使解放軍戰備與組織穩定性備受考驗。
報導引述我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歐錫富的意見強調,解放軍仍是不可忽視的實力。「台灣與美國雖可從中找尋戰略縫隙,但切忌自滿或低估風險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