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虎不只住山區!雲林濁水溪出海口首度清晰入鏡

mydesign6368
6,516 瀏覽
雲林縣麥寮鄉濁水溪出海口拍攝到石虎出沒,研判是林保署的保育軸帶與水利署的生態基地奏效,石虎可能透過保育軸帶,從雲林山區遷徙至海區生態基地。(民眾提供/張朝欣雲林傳真)

雲林縣麥寮鄉濁水溪出海口拍攝到石虎出沒,研判是林保署的保育軸帶與水利署的生態基地奏效,石虎可能透過保育軸帶,從雲林山區遷徙至海區生態基地。(民眾提供/張朝欣雲林傳真)

位於雲林縣麥寮鄉的濁水溪出海口,近日由生態監測攝影機拍攝到石虎出沒,2日麥寮鄉「麥仔簝文化協會」理事長吳明宜表示這是雲林沿海首次清晰記錄到石虎,未來將增設攝影機,確認是個體或族群。研判是林保署的保育軸帶與水利署的生態基地奏效,石虎可能透過保育軸帶,從雲林山區林內鄉遷徙至海區濁水溪出海口生態基地。

濁水溪出海口這幾年一直有監測到類似石虎影像,但因畫面模糊,無法確定是石虎,水利署第4河川分署在濁水溪口營造生態基地,近日透過生態監測調查計畫攝影機,拍攝到疑似石虎出沒影像,經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研判,確認是石虎無誤。

長期關注濁水溪出海口生態的吳明宜說,老一輩早年常在出海口看到「山貓」,應該就是石虎,但當時沒有影像紀錄,因此無法證實,近幾年又傳出有人在出海口看到石虎,藉由攝影機的記錄,總算拍攝到清晰的石虎影像。後續將請林保署、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協助,讓麥寮成為石虎安居之地。

水利署第4河川分署長李友平提到,水利署結合水利工程與生態保育,在濁水溪出海口營造生態基地,不僅有效改善揚塵,還吸引200多種鳥類棲息,包括草鴞、黑面琵鷺、東方白鸛、黑鸛等珍貴鳥種。此次發現石虎出沒,可見其生態更加多樣化,將持續加強保育,讓濁水溪出海口成為生態樂園。

林保署南投分署竹山工作站主任劉俊宏指出,農業部為達成物種多樣性保育目標,於全台設有多處保育軸帶,林內鄉位於斗六丘陵淺山農地保育軸帶範圍,藉由濁水溪流域,可連結彰雲海岸溼地保育軸帶,林內鄉曾發現石虎族群,因此濁水溪出海口的石虎,可能是由林內遷徙而來。

發表評論

相關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