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,551 

柳永的才華沒有讓他在仕途上一帆風順,相反地卻成了他的絆腳石。(示意圖:Shutterstock/達志)
古代青樓女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,除了達官顯貴,很少有人消費得起,不過北宋卻有一名貧窮嫖客,因為才華橫溢、性情真摯,深受無數青樓女子歡迎,靠著名妓包養過活,臨終前連一口棺材都買不起,歌妓們還自掏腰包為他舉行葬禮,風光送他最後一程。
根據《搜狐網》報導,北宋著名詞人柳永出生仕宦之家,在家中排行老七,因而人稱「柳七」,他一生放蕩不羈,才名遠播,常以青樓女子為題材,描繪她們背後的辛酸與無奈,引起許多歌妓共鳴。
然而柳永的才華並沒有讓他在仕途上一帆風順,相反地,他的詞作成了他仕途上的絆腳石,某次宋仁宗看到他的《鶴沖天》後,裡面一句「忍把浮名,換了淺斟低唱」,認為他輕視功名,憤而將他的名字從榜單除去,還譏諷說道「且去淺斟低唱,何要浮名!」柳永因此丟了官職,但即便如此,他依舊瀟灑地表示要「奉旨填詞」。
而在「才情比財力」重要的宋朝,柳永雖然沒有一官半職,仍深受青樓女子歡迎,當時的三大名妓陳師師、趙香香、徐冬冬爭著養他,只因柳永創作的詞曲,幾乎一唱就會暴紅,加上宋代青樓文學風靡一時,青樓女子都以結識柳永為榮,坊間甚至流傳一首打油詩「不願穿綾羅,願依柳七哥;不願君王召,願得柳七叫;不願千黃金,願得柳七心;不願神仙見,願識柳七面。」
然而這位在青樓中風光無限的才子,晚年生活窮困潦倒,死時身無分文,連棺木也買不起。歌妓們為感念他的才華與真情,自發籌錢為他安葬,將喪事辦得風光,出席的全是青樓女子,每年清明時還會相約掃墓,又稱作「吊柳會」,這種風俗一直持續到宋室南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