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為何又流行 症狀有哪些?6大QA一次看

mydesign6368
6,528 瀏覽
新冠變異株NB.1.8.1快速崛起,傳播力更強,疾管署預估疫情6月中下旬達高峰。(本報資料照片)

新冠變異株NB.1.8.1快速崛起,傳播力更強,疾管署預估疫情6月中下旬達高峰。(本報資料照片)

新冠變異株NB.1.8.1快速崛起,傳播力更強,疾管署預估疫情6月中下旬達高峰。(本報資料照片)
新冠變異株NB.1.8.1快速崛起,傳播力更強,疾管署預估疫情6月中下旬達高峰。(本報資料照片)

新冠疫情再度升溫,國內上周新冠門、急診就醫達1.9萬人次,較前一周暴增88.2%,疾管署預估疫情6月中下旬達高峰,恐單周達5.5至6.5萬人次就診。這波疫情因變異株NB.1.8.1快速崛起,傳播力高於其他變異株。《中時新聞網》整理這波疫情懶人包,帶讀者一次掌握流行原因、染疫症狀及預防方法。

新冠再起 醫曝原因:抗體下降、變異株傳播力增強

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表示,新冠肺炎又流行主要是因為「人群抗體水平下降」與「變異株自身傳播力增強」兩因素導致。隨著多數人感染或接種疫苗後經過一段時間,體內抗體逐漸下降,使易感染人群增多,病毒得以再次擴散。

另一方面,此次流行的變異株NB.1.8.1擁有更強的免疫逃脫能力,也讓過往的感染或疫苗所建立的免疫防線失去部分保護力。

NB.1.8.1免疫逃脫更強 傳播力高於其他變異株

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,國內變異株6周前以XEC為主,但過去5周,歸類在XDV變異株的NB.1.8.1快速崛起,由於NB.1.8.1具有較強免疫逃脫特性,傳播力高於其他變異株,大陸、香港等東亞地區,目前都以此變異株最流行。

吳昌騰指出,NB.1.8.1目前在台灣占比達49.1%,其次為XEC(31%)及LP.8.1(10%)。這些變異株攜帶了刺突蛋白上的Q493E與A435S兩項特徵性突變,使其在感染力與免疫逃脫能力皆有所提升。

感染NB.1.8.1的5大主要症狀

感染新變異株NB.1.8.1的症狀仍與早期新冠病毒相似,包括喉嚨痛、咳嗽、發燒、肌肉痠痛、疲倦;醫師臨床觀察,有些病患會出現腸胃症狀,像是胃痛、噁心、想吐等。

感染新冠怎麼辦?輕重症處理與就醫建議

對於大多數年輕且健康的患者,仍以對症治療為主,例如服用退燒藥、止咳藥緩解症狀;針對年長者或本身有慢性疾病的高風險族群,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藥物如Paxlovid等,降低重症機會。

是否還需要接種新冠疫苗? 65歲以上、高風險族群留意

疾管署主任郭宏偉表示,從今年1月1日至5月18日止,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330例,其中47例死亡,重症和死亡個案以65歲以上長者占絕大多數,9成以上未接種新冠JN.1疫苗。

疫苗雖無法完全預防感染,但能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,年齡滿6個月以上均為公費新冠疫苗對象,應儘速施打疫苗增加保護力,65歲以上長者、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等高風險族群,建議接種兩劑(間隔6個月)。

新冠疫苗接種院所看這裡

新冠預防方法:打疫苗、戴口罩、勤洗手

除了接種疫苗之外,維持良好衛生習慣是防疫的根本,出入人多或密閉場合應配戴口罩、勤洗手;若出現疑似症狀可先快篩,並就醫檢查,生病時盡量避免與他人接觸,尤其是嬰幼兒與長者。

常見問答FAQ

Q1:為什麼台灣最近新冠又升溫?

A:因為多數人體內抗體逐漸下降,加上新變異株NB.1.8.1免疫逃脫能力更高、傳播力更強,導致疫情再次擴散。

Q2:目前台灣流行的新冠病毒株是哪一種?

A:目前台灣以變異株NB.1.8.1為主,占比達49.1%,傳播力比其他病毒株更強;其次為XEC與LP.8.1。

Q3:感染NB.1.8.1症狀有哪些?

A:主要症狀包括喉嚨痛、咳嗽、發燒、肌肉痠痛、疲倦,有些人也會腸胃不適,如胃痛、噁心想吐。

Q4:確診新冠該怎麼處理?

A:年輕健康者以症狀治療為主,包括服用退燒藥、止咳藥等;年長者或高風險患者可能要使用抗病毒藥物如Paxlovid。

Q5:現在還需要打疫苗嗎?

A:需要。尤其65歲以上長者及高風險族群,建議接種2劑,雖不能完全預防感染,但能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。

Q6: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感染新冠病毒?

A:在人多或密閉空間應戴口罩、勤洗手,保持良好衛生習慣,有症狀時先快篩,避免與他人接觸。

發表評論

相關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