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台灣幣值罕見地連續兩天強勢升值,成為全球市場從美元大舉撤出的最新一環。(示意圖:shutterstock/達志)
新台幣連兩日罕見強勢升值,成為全球資金撤出美元趨勢中的最新案例,也反映出川普政府重啟貿易戰之際,市場信心動搖與全球貿易秩序的不確定性正在升高。有消息指出,熱錢正湧入台灣,而中央銀行放任不管。
路透報導,台灣是全球經濟中最具價值、同時也最脆弱的關鍵節點之一,作為高端電腦晶片的主導製造者,台灣同時供應美國與中國市場。
台灣幣值通常受到肩負維穩任務的中央銀行控制,然而卻在短短兩天內暴漲8%。交易員抱怨,壽險業者、出口商與投資人突然拋售美元,市場上卻幾乎找不到買家。
這波驟升的明確觸發因素尚不清楚,然而正巧與台美貿易談判在華盛頓落幕的時間點重疊,進一步引發市場揣測:是否雙方達成某種協議,以美元走弱換取台灣的貿易讓步。
雖然台灣中央銀行一再否認有此協議,但市場普遍認為新台幣的暴漲似乎獲得默許,且此情況很可能也受到美方歡迎。
這波升值的規模顯示,市場正進行大規模的美元多頭平倉行動,也突顯出台灣這類多年累積貿易順差的經濟體,出口商與壽險業者所持有的大量美元部位正面臨質疑與不安。
一位台灣金融業高層說:「新台幣升值的速度,已經超過我以往見過的任何一次。熱錢正湧入台灣,而中央銀行放任不管。很多人說這是因為美國施壓,我認為這應該就是事實。」
對此,台灣中央銀行週一表示,美方並未要求台幣升值,近期匯率波動主要是因外資流入與企業預期新台幣走強所致。
台灣總統賴清德週一也發表看法,呼籲民眾不要散播與美國進行匯率談判的假消息。
新台幣的升值趨勢始於四月初,當時川普宣布加徵最高額度的關稅,並對台灣課徵高達32%的進口稅(該措施後來已暫緩)。初期的漲勢似乎受到美中關係緩和帶動,但隨後因台灣資本市場的獨特結構進一步推升買盤壓力,進入自我強化循環。
由於出口商發現美元收入的台幣價值下滑,而壽險業者所持海外資產以新台幣計算也出現虧損,導致出口商爭相兌回台幣,壽險公司則同時緊急進行匯率避險操作,雙重推升新台幣走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