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普回歸白宮 即將闢復仇戰場 黑名單上有誰

mydesign6368
6,503 瀏覽
隨著川普1月20日即將重返白宮,分析認為,他將開闢復仇戰場。(圖像製作陳友齡)

隨著川普1月20日即將重返白宮,分析認為,他將開闢復仇戰場。(圖像製作陳友齡)

剛邁入2025年,紐奧良法國區就發生皮卡車衝撞並開槍事件,包括行兇者在內導致16人死、至少35人傷。調查人員說,這是一起受伊斯蘭國(ISIS)啟發的恐攻。短短幾小時內,《福斯新聞》(Fox News)便報導,這輛皮卡兩天前橫越美墨邊境。這似乎完美符合了極右翼所主張,暴力極端分子混在非法移民潮中潛入美國的說法。

CNN新聞網16日分析指出,長期收看《福斯新聞》的準總統川普隨即上網發文,大談「來自其他國家的罪犯」。在接下來24小時內,他進一步闡述這個觀點,而其他重要共和黨人也紛紛附和。「我在競選集會和其他場合說過很多次,激進伊斯蘭恐怖主義和其他形式的暴力犯罪,在美國會變得這麼嚴重,以至於難以想像或置信,」川普在自創的「真相社群」(Truth Social)平台上將矛頭指向拜登政府說,「那個時刻已經到來,而且比想像的更糟。」

然而,《福斯新聞》最初的報導是錯的。大約1個半小時後,便引述消息來源改口說,那輛來自德州邊境城鎮伊格帕斯(Eagle Pass)的卡車並非兩天前越境,而是在11月16日越境,同時越境司機的身份與槍手似乎並不相符。」槍手是一名美國公民和退伍陸軍。卡車是租來的。而越境事件發生在兩個月前,和襲擊毫無關聯。但川普繼續痛罵,暗示被激進化的美國人會做出這種可怕的行為,在某種程度上是拜登移民政策所致。然而,分析指出,川普身為美國準總統,本可在發表第一個錯誤言論之前,就輕易向調查人員查詢事實真相。

而川普如何看待「真相」這個概念,一直是許多討論的主題。《紐約時報》記者兼 CNN政治分析家哈柏曼(Maggie Haberman)曾追蹤這位億萬富豪多年,她曾說,川普認為的真相,就是任何他能蒙混過關,說服別人相信的東西。當媒體事實核查人員指出他的謊言時,川粉常見的回應是:事實未必總能說明真相……而他卻能。換句話說,許多川粉完全理解統計數據、也知道專家和媒體報導告訴他們,犯罪率很低、通膨受到控制,也沒有非法移民占領國家。不過,這些事實與他們的感受產生衝突:犯罪令人恐懼,物價感覺太高,而他們社區的社會變遷——許多地區確實經歷了這種變化,可能令人感到深深的不安。

川普在真相和謊言之間任意切換,暗示他本能地了解,如研究員韋斯汀(Drew Westen)在 2008 年《政治大腦》(The Political Brain)一書中所寫的:「在政治中,當理性與情感衝突時,情感總是勝出。」就像川普以毫無根據的說法,煽動鐵粉熱議紐奧良的攻擊事件般。隨著美國總統就職典禮將近,他似乎沉溺在另一種情緒裡,而這在他的競選造勢大會上,引發了一些最響亮和最強烈的呼聲:他渴望復仇。

川普去年夏天受訪,談到他的政治對手時說:「等這次選舉結束後……我會有充分的權利去追究他們。」這類言論已經積了好幾個月,甚至好幾年,批評者如今正在宣洩他們的擔憂,擔心川普會將司法部武器化,去追究那些他說傷害過他的人,如拜登和他的家人、前總統歐巴馬、前國務卿希拉蕊、身為美國新冠肺炎首席專家的前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(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)院長佛奇(Anthony Fauci),還有參與調查並起訴川普涉嫌犯罪的人員等。川普幾乎沒做什麼以緩解這種焦慮,現在他選擇了一個似乎適合這項任務的人,來擔任聯邦調查局(FBI)局長,那就是他的心腹巴特爾(Kash Patel)。

而川普的前國安顧問波頓(John Bolton)斬釘截鐵地說:「參議院應該以 100-0否決這項提名。」《華盛頓郵報》(Washington Post)則在標題上寫道:「巴特爾有一份以怨恨為核心的敵人名單。」至於《大西洋月刊》(The Atlantic)更說,巴特爾是「願為川普做任何事的人」。

川普堅稱,他不會指揮巴特爾的一切行動。但批評者說,川普不需要為新聯調局局長指定目標,因為他已經這麼做了——例如,調查川普在2021年1月6 日國會大廈暴動中,究竟扮演什麼角色的眾議院特別委員會成員。「對於他們所做的事,」川普去年12月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(NBC)政論節目「會晤新聞界」(Meet the Press)採訪時直言,「老實說,他們應該入獄。」

此外,共和黨籍聯邦前眾議員麗茲‧錢尼(Liz Cheney)是川普的主要批評者,她身為調查委員會的副主席,顯然在川普的名單上。儘管一些共和黨人為她辯護,也無濟於事。「她在做分內的事,」共和黨前眾議員厄普頓(Fred Upton)說,「這是一個特別委員會,是經眾議院批准的,他們有很多證人。」

發表評論

相關報導